就在中国男篮确定赢下明年世界杯入场券的那个夜晚,巴林麦纳麦的酒店里,当地时间凌晨4点多,杜锋教练依然没有入睡。
在那个不眠之夜,当看到手机弹出朋友发来的恭喜和祝贺时,杜锋终究敞开了心扉,“太不容易了”“很难受”……
彼时,中国男篮虽然连胜伊朗和巴林,舆论关注的重点却已经从世界杯参赛资格转移到了中国男篮换帅的流言上——即便中国篮协在当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但杜锋教练在赛后对于共事过的助教、球员和工作人员的感谢与祝福,仿佛就像离别感言。
11月16日,中国篮协终于拨开迷雾,官方宣布杜锋不再担任中国男篮主教练,同时选聘前塞尔维亚队主帅亚历山大·乔尔杰维奇接任。
至此,杜锋的国家队主教练生涯停在了第1112天。在这和疫情高度重合的三年多里,杜锋教练和这支中国男篮经历了太多起伏和波折。
他们完成了“进入世界杯”的目标,也遭遇过亚洲杯第八的失败。带队成绩、选人用人,以及临场指挥,让舆论对于杜锋的评价逐渐走向两个极端。
杜锋教练依旧保持着对中国篮球的热情和坚持,就如他在卸任后和澎湃新闻记者所说的,“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知道的人始终会知道的。”
临危受命
2019年的秋天,中国男篮的桩桩件件刺激着球迷的神经。
36年来首度无缘直通奥运会的“滑铁卢”,让中国篮球圈的“寒冬”来得比现实更早了一些。
那年10月的最后一天,中国篮协宣布了李楠教练卸任的消息。取而代之的正是此前在国家队“红蓝对抗”中处于下风的杜锋。
从国家队选拔和备战的角度来看,当时并不算是一个换帅的常规时间节点——距离奥运落选赛还有接近8个月的时间,次年2月份开打的亚洲杯预选赛锻炼价值不大,当时换帅,国家集训队也不会在短期之内集结,而回到广东男篮的杜锋在那几个月的“首要任务”还是准备即将拉开大幕的CBA新赛季。
“感觉是让杜锋去背锅的,国家队本身就是烫手山芋……”这是当年中国男篮换帅的新闻报道下方,最普遍的几种声音之一。
从外界的评价不难看出,那时的中国男篮正在经历着“信任危机”。用“受任于败军之际”来形容杜锋教练接任国家队主帅的时机,一点也不为过。
就在接任中国男篮帅位的三个月前,杜锋刚刚过完自己38岁的生日。
在CBA,他重回广东男篮带领着一众年轻球员打得风生水起,大有重现“广东王朝”的趋势,而他也被认为是中国篮球“少壮派”教练的代表人物。
其实中国男篮在那个“至暗时刻”也可以选择直接启用一位洋帅,但最终并没有那么做,究其原因,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在启动双国家队竞争机制时就说过,“希望能够给本土的教练员机会和一些时间,去锻造他们,去锻造他们的队伍。”
在姚明看来,虽然杜锋和李楠都很年轻,但中国篮球历史上并非没有成功的少帅,“当年宫鲁鸣指导和王菲指导带队的时候都是30岁出头,而在其他的项目之中,也有很多年轻的教练后来成为了名帅,我们也是征求了很多意见……”
就这样,杜锋教练带着广东男篮主帅的身份走马上任,他意气风发地将球队的目标放在了2023年的世界杯和2024年的奥运会,甚至是更长远的未来。
“我是一个很有国家荣誉感的人,国旗印在球衣上,我们就代表了国家的形象,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但谁都没能预见,杜锋教练口中的“压力”会因为疫情,变得如此沉重。
史无前例
从2019年10月31日成为中国男篮新任主帅,到2021年6月16日向外公布自己的第一份国家队名单,杜锋和整个中国篮球因为疫情整整“蛰伏”了594天。
其实在2021年的2月,杜锋原本有机会带队出征在卡塔尔举行的亚洲杯预选赛,但还是因为疫情在卡塔尔国内加剧,最终亚洲杯预选赛第三阶段的赛事被迫取消。
在得到这个消息时,刚刚带着广东男篮结束了CBA联赛前两个阶段封闭赛程的杜锋,已经和中国男篮的33人集训团队在上海崇明训练基地集结。他们放弃了春节假期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封闭训练。
“这是一个很特殊的阶段,封闭的联赛打了很长时间,又恰逢春节期间,所以在这个节点上,对于所有运动员来说,大家的思想上、身体上、精神上都是非常疲劳的。”
在那个除夕夜,杜锋和前来探望国家集训队的姚明和所有球员一起过年,在座谈会上,杜锋感谢了所有参加集训的球员和工作人员,“有的人有伤病,也毅然决然的在通知下来以后迅速来国家队报到,我代表球队感谢所有的国家队成员。”
这样的一个片段,成为杜锋教练执教国家队三年来的缩影,甚至都还不能完全体现出他和国家队所经历的各种困难和意外。
从2021年6月份带队出征亚洲杯预选赛和奥运会落选赛,到2022年7月出征世界杯预选赛第三窗口期和亚洲杯,伤病就一直困扰着这支中国男篮,杜锋的大名单中总是会有球员因为伤病而无奈退出,他甚至从来没有成功集结过一支“最强阵容”的中国男篮。
在伤病之外,疫情又让杜锋和他的这批中国男篮球员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挑战。
在世预赛第三窗口期结束之后,中国男篮遭遇了大面积的疫情,球员缺席成了常态,男篮团队中几十人留在墨尔本就地治疗,杜锋亲自问了每个人身体状况才最终定下了亚洲杯的参赛名单。
“最少的时候只有4名队员参加训练,包括我、助理教练,我们教练员都参与到战术演练当中。”
“如果没有疫情的侵扰,中国男篮会取得何种成绩?”这是在今年9月初中国篮协组织的现场媒体采访中,一位记者抛给杜锋的问题,而杜锋给出的答案是:“如果是人员齐整的中国男篮,我们有能力冲击亚洲冠军。”
内心的憋屈有谁知?
然而,残酷的竞技体育没有如果。
杜锋和这支中国男篮最终只带回来了亚洲杯第八的“历史最差战绩”。不少激愤的球迷将矛头指向杜锋,认为疫情侵袭和舟车劳顿是所有球队都面临的困难,不能成为输球的借口。
但事实上,从客观的情况分析,疫情和伤病对每支球队的影响相同吗?
“去年一年我们好像300天都处在封闭状态中。”国家队后卫孙铭徽在此前的采访时说出了这样一个数字,而长时间隔离和封闭比赛,对于球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极大的考验,就如另一位国家队后卫赵继伟就曾公开发文表达过一些“厌战心理”。
“以往球员入场都是跑进球场,但世预赛最后两场比赛,大家都是走进去或颠进去的。”杜锋曾经透露了这样一个小细节,“每个球员到了球场以后,他并不能以一个非常兴奋的状态进入比赛,调动情绪和思想状态都非常困难。”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在每一项赛事结束后,杜锋在总结比赛的功过得失前,总会先感谢自己的队员。
“如果我们对待一支疫情期间飞行比赛的篮球队,还要纯粹地从篮球角度去评判,那很可能少了一点共情。”
这是资深篮球评论员苏群在谈及杜锋的这三年国家队经历时,给出的一番感慨,“杜锋内心的憋屈,如同你日常的憋闷和委屈一样,被无视了。”
争议和质疑
这三年,杜锋经历了此前其他国家队教练都没有遭遇过的难题,但竞技体育的赛场,终究还是以输赢论成败。
纵观杜锋在过去1112天的国家男篮执教成绩,他在带队出战的21场国际篮球一级赛事中,赢下了15场比赛,胜率达到了71.3%。
但在输掉的6场比赛中,除了在奥运会上赢下铜牌的澳大利亚男篮,还有韩国男篮和黎巴嫩男篮,这两场失利再加上数次对阵巴林时略显挣扎的比赛过程,让外界舆论对于杜锋在选人和用人上的争议和质疑达到了一个高点。
事实上,杜锋在球员选择上的争议,从他成为中国男篮蓝队主教练时就一直如影随形。
时间回到2017年,当时只有22岁的于德豪就进入了杜锋教练的大名单,并且最终入选了12人名单。
但在那一年的金砖国家运动会上,于德豪的几次失误成了争议的焦点之一,就连杜锋在赛后都提到了于德豪的问题。
在此之后,于德豪即便在对阵澳大利亚男篮的比赛中出现过11分钟赔上5次犯规的糟糕表现,杜锋依旧将他留在阵容之中,这样的选择也让杜锋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杜锋并非不知道外界对他的评价,就在2018年的一次公开备战训练中,杜锋就点名批评了于德豪,“于德豪,上网上看看多少人骂你,多少人骂我,说你是啥水平,我把你拉到蓝队来。我觉得这个训练,我带训练,你应该第一个冲在上边,来支持我的工作,反而在那里晃悠。”
而在正式接手国家队之后,再一次让杜锋被推上争论中心的是他对于胡明轩的使用。
必须要承认的是,胡明轩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身披国家队战袍出征国际赛场的表现,并不是一直很糟糕。
在2021年出战奥运落选赛的两场比赛里,胡明轩场均可以得到20分,并且在对阵加拿大和希腊的两场比赛中,平均送出3次助攻,位列全队第二。不仅如此,他的+13.5的场均效率,也是全队第二。那时候,刚刚成为CBA总决赛FMVP的胡明轩只有23岁,被认为是中国男篮后卫线上的“最大惊喜”。
然而,在上个赛季的CBA中遇到皮肤病问题开始,胡明轩的球场表现就急转直下,特别是代表国家队征战国际赛场时,在那场输给韩国的亚洲杯小组赛中,胡明轩4投0中得到1分、3次失误和4个犯规的数据,也被球迷们调侃为“胡一分”。
在此之后,杜锋对于胡明轩的使用,就这样一直成为质疑者们批评他的焦点之一。
“其实这几个窗口期没那么长,磨合和准备时间都很短,因此在人员选择上主要考虑的是跟队时间较长,对国家队战术体系和对手相对了解和熟悉的球员。”
此前,杜锋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曾经正面回应过对于球员选择的考量,但外界舆论似乎并不愿意接受杜锋给出的答案。
在越来越大的质疑声浪背后,不少人忽略的一个国家队选人的前提条件是——中国男篮的最终名单并不是杜锋教练一个人说了算,最终还要经过中国篮协的商议才能决定,而且如今国家队邀请的球员还必须在中国篮协的人才管理库之中。
但这些客观原因终究还是无法改变外界对于杜锋兼任俱乐部主教练和国家队主教练这种敏感身份的评价,就如资深媒体人付政浩给出的分析,“杜锋身兼国家队主帅和宏远主帅两重身份,也让很多球迷质疑其任人唯亲,这种舆论质疑声无疑也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
还有很多话想说
从严格意义来说,杜锋并没有带领着他的这支中国男篮参加过一届世界级别的大赛,即便是“练兵意义大于比赛成绩”的亚洲杯,杜锋也遭遇了大面积的球员伤病,没有能够展示出真正的球队能力。
最终,当中国男篮提前拿到2023年世界杯的门票,正准备冲击下一届世界杯时,杜锋却提前到达了他国家队主教练生涯的终点,他甚至都没有机会真正看到自己对这支国家队的改造能够在世界大赛上走到什么高度。
作为一位在CBA联赛中三夺“澄海杯”的教练,杜锋一直就是中国篮球圈中出了名的“疯狂科学家”——他对于广东男篮的改造以及对于年轻球员的培养,为广东男篮带来了一个“十一冠王”的辉煌成就。
在执教中国男篮的三年时间里,杜锋其实也在坚持着他的改造,以及对年轻人的重用。
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家队知情人士就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杜锋教练的思路是上球要快,轮转防守补位要高度协同,外围出手果断并提升命中率;同时提高行进间处理球的能力,篮板卡位要准确,后卫的推进速度要更快更坚决。
这套思路有别于传统中国男篮在国际赛场“站着打球”的习惯,而是更倾向于广东男篮“跑起来打”的球风。杜锋想要打造的这套思路并非过渡,而是他在中国男篮主帅生涯里一直希望贯彻下去的内容。
但仍然是由于疫情的影响,造成国家队集训时间的缩短,加上国际大赛改制后集训时间的“碎片化”,杜锋想要在20几场国际大赛以及数十场教学赛和欧洲拉练中,就让球员们从一种比赛风格切换到另一种战术打法,谈何容易。
“想要这么短期形成攻防体系,塑造成熟的打法,这个不太现实。现阶段,大家只能尝试先明确攻防两端需要做的事情。”彼时,曾经执教过中国男篮的王菲教练就分析过杜锋所遇到的困难。
在这三年里,为了让参加集训的国家队球员能更好地理解战术安排并且更快地去适应打法,熬夜分析对手、研究录像以及制定战术成了杜锋的“常规操作”。
他也偶尔会在不常更新的朋友圈里,在凌晨两三点留下“很多时候即使累了,也不要轻易停下脚步”这样的自我鼓励。
广东男篮的跟队记者王晨征曾说,“过去三年,杜锋几乎没有假期”。除了越来越多的白发,杜锋房间的床头常备着一摞药盒,有安眠药,有治胃病的,有治嗓子的……
“我非常感谢那些质疑我、觉得我不会成功的人。一些人说我打球不行,但我就觉得我能行。”杜锋曾经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过这样一番话,从广东男篮球员到国家队球员,从广东男篮主帅到国家队主帅,杜锋经历过太多的质疑和批评,但他笃信“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教练,能够让所有人都满意。我只要经历了,只要自己努力了,这就够了,别让自己留下遗憾吧。”
但杜锋这一路走来,遗憾终究在所难免。
“从2019年年底我接这支队伍开始,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每当自己特别特别累、没法坚持下去的时候,都是喜欢我、支持我、支持中国男篮的球迷们,促使着我和这支队伍共同成长。”
杜锋在作为中国男篮主教练的最后一场赛后发布会上这样回顾自己的这三年。但就在他走出新闻发布厅之后,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还有很多话想说,但没有时间说完。”
结语:
站在这段国家队主帅旅程的终点,回看这段不平坦的道路,杜锋能够感到略有安慰的是,在面对外界的质疑和责问时,他至少得到了队员们的肯定和支持。
在资深媒体人苏群发表了那篇《疫情三年,杜锋三年》的文章后,大部分国家队球员都在朋友圈里转发了那篇评论。
“我想说的是你带着大家一起扛过来了,请好好地休息一下,辛苦了。”这是王哲林在转发之后配上的文字。
周琦则说,“杜导更是从未喊过累,从未退缩和低头,他的压力更大!两鬓染白霜,一颗赤诚心!未来的路,我们都会走得更远,更好!”
确实,卸任国家队主帅是终点,但又未尝不是下一段旅程的起点?41岁的杜锋依旧是中国篮球圈中经验最丰富的本土教练之一,更重要的是,杜锋依旧保持着对中国篮球的热情和坚持。
就如他在卸任后和澎湃新闻记者所说的,“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知道的人始终会知道的。”(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马作宇)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