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22日,新华社专访了前CBA球员曾令旭,谈到了有关中国篮球,以及大学生球员的多个问题。
谈陈国豪:他是适应最好的一个

从他自己来说,他大学打过很多比赛,心智很成熟,打法也很硬。从所在球队的角度来说,身边有一个善于传球的外援后卫带着他打。另外,他自己也身在一个网络流量的年代,粉丝的支持也给了他足够的底气和信心。加上赏识他的教练和他自己低调、沉稳、努力、在场上不遗余力的拼抢风格,种种因素合在一起让他能很快适应CBA的节奏。
谈邹阳:发展潜力最大的大学生球员

目前这些人里就潜力而言最大的是邹阳,但能不能兑现他的天赋需要他自己去琢磨。如果他或者福建队教练组只把他当做一个3D球员(以三分球和防守为主要任务的球员),那么他基本上限也就是CBA的主力。 如果球队和他有想法增加他的持球和处理球占比的话,他的上限是现有大学生球员中最高的。但上升空间对大学生球员而言也有不确定性,因为他们进入CBA时都在23、24岁左右,身体、技术基本定型了。
谈大学生球员:越来越多人会在CBA站稳脚跟

我相信未来的趋势就是大学生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人才,在CBA甚至国家队占比大幅提升,这种趋势不可逆转。现在的父母不像以前了,大多数都希望孩子接受教育的同时再去坚持自己的热爱,很难有父母把孩子从小就送到专业队去了。
谈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全方位的落后吧。 我们的身高、身体素质其实并不差,差的是思维。思维决定了训练方式和对篮球的理解。篮球在进步,我们在原地踏步。有差距的不只是球员,只是差距通过球员表现出来了。